今年上会,头些天一直跑人大,猛然意识到政协即将闭幕,于是准备了一些题,去拜访几位来自熟悉单位的委员。
出乎意料的顺利。小组会开始前,已有两位委员接受采访。很配合,很有料。
内容若能更全面丰富一些当然是极好的。我进入第三位计划采访对象所在的小组,坐下守候。目标出现,不紧不慢地走向座位,不时与他人简短交谈。我迎上去,自报家门。
但他的脸冷了下来,眉头皱了起来。没有说话,转过身去,猛一摆手,傲然前行。
我和他所在单位关系融洽,对这番举动颇为意外。我愣了愣,又紧赶几步,跟在他身后,再次说明来意。他一边拉开椅子坐下,一边打断我的话。“你们前两天登的文章你看了吗?军工企业的事能那么随便说吗?”
这篇报道我有印象,出自年轻同事之手。内容是根据另一位委员的发言,反映了部分军工单位面临的窘境,表达了一些诉求,也引起了一些委员的共鸣。联系军工单位多年,我没发现这稿子有什么问题,想不到竟如此拉仇恨。
“如果我们的报道有误,您可以告诉我,我会向报社反映。”我说,“今天是想请您谈谈……”
“别说了!我不接受你的采访!行吗?”他扭过头,盯着我,拉长了语调,
蛙趣视频,“跟你说清楚了吗?”
我感觉这事好像挺严重。“因为我是科技日报的么?”
“委员可以接受采访,也有权利拒绝采访。”他说,“你去查查我接受过谁的采访了?”
这么一说,我好像放心了些,遂无语告退。
跑了多年两会,类似的情况亲历、耳闻了不少,其实简直能算是记者的家常便饭。但我还是觉得,即便有特殊的身份、有对媒体说“不”的权利,作为置身于两会会场的代表委员,在面对并不“违规”也不那么敏感的问题时,能否尽一些“积极回应舆论关切”的义务?
延伸阅读:委员威胁记者:我已记下你记者证号 小心把你抓起来
科技日报 张盖伦
“我说两句。”某委员拿过话筒,镜片后犀利的眼神锁在了默默坐在旁听席记录会议内容的我身上。
他往我这边一瞥,我瞬间明白了,他将要说什么。
“有些媒体,比如你,科技日报的是吧,抓着一些负面问题不放。”此话一出,本来毫无存在感的我突然成了全场焦点,众多惊疑的眼光噼里啪啦砸在我身上。
万万没想到,在政协会议已经进入尾声的时候,我成了他口中的“负面典型”。
“涉及军工企业的,不能随便写。你要还想吃这碗饭,你就注意点。我已经记下了你的记者证号,小心相关部门把你抓起来!”这位被我的同事评价为“很有才华”的委员,瞪着我,撂下狠话。
一切缘起于大概十五分钟之前,这位委员起身离席,我追出去,问了一个关于军工企业的问题。当时,他脸色一变,摆摆手,示意不想多谈。而当我尽力解释我的来意并非挖掘所谓的“黑历史”后,他闪身进了自己的房间(委员的房间和会场在同一层楼),并用力摔上了门。
记者被拒绝乃是常事,我没有多想,回到会场,照常听会。只是不料,因为这个没得到答案甚至还没说清楚的提问,他会拿起话筒,直接向我“开火”。
我觉得莫名其妙,又觉得这位委员误解了我找他的目的,起身辩解。确实,作为一名记者,在政协讨论会场上不该如此驳委员的面子;但当时一下忘了自己身在何处,只当他是一位平等的采访对象,急着向他重申自己的来意。“我不是这个意思。我就是想了解实际情况才来找您,如果您觉得有问题,待会能不能请您跟我详细聊聊?”
委员还是用那种犀利的、含着火气的眼神瞪着我,头一偏,领导范十足地甩下一句:“我没有这个义务跟你谈!”
我无奈,坐回位置;又后知后觉,感到自己不大礼貌,补充了一句:“好,还是谢谢委员。”
不过,讨论结束后,我居然得到了好几名委员的贴心安慰,叫我不要将刚才的插曲放在心上。
以这种方式刷了回存在感,还是蛮奇妙的。
更多内容
点击这里